2007年9月3日 星期一

第 三 章 財 務 分 析

第 三 章 財 務 分 析
財務資料之徵取、查證、檢討與調整等,就整個徵信的程序而言,祇可說是準備工作。這套程序最主要的是在證實或校正企業所提供的財務資料之正確性,使其真正能夠代表這個企業的營運狀態。不過徵信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依據這些資料予以分析,並從分析的結果加以研判。
蓋財務資料是透過健全的會計制度與正確的帳務處理,將一企業之交易內容與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成本,數量化的予以記載。如能利用此等資料尋求其經營之軌跡,自可探究一個企業實質的經營內涵與其信用情形。財務資料之分析,自始即為徵信工作之重心。
第 一 節 比較的觀念
財務分析是就企業的財務資料加以研討與判斷,徵信人員在分析這些資料時,須特別注意「比較的觀念」。對任何項目的研判,應從不同的角度予以探求其真正的含義、發生的背景、演變的過程、產生的後果,方不致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而導致偏差的判斷。從事財務分析之所以須有比較的觀念,主要有下列幾個項目:
1.企業所提供的財務資料,是該企業過去某段期間已成事實的記錄,且銀行徵信人員是以第三者的立場來研析這些資料,要從這些資料追蹤該企業內部發生的活動,其間須運思判斷之處自然很多。徵信人員如果沒有公正的態度、鍥而不捨的精神、冷靜分析的能力,很容易受到絕對觀念的干擾。以客觀的事實來相互比較,相互印證,在財務分析的過程中成為重要的觀念。
2.財務分析固能以不同的方法,採行多重分析的工具多方研討。但分析所用的財務比率,卻往往不是絕對性的工具。例如流動比率,究竟多少才能代表這個企業的償債能力沒有問題,實在不容易下定論。尤其是:高的流動比率,資產的流動性大,代表償債能力高是沒錯,但是太高了又可能是由於這個企業閒置之現金及銀行存款過多,或因其收帳能力低落以致有鉅額的應收款項,或存貨投資超過必要的水準等等,此對企業又非正常經營之道。如能以比較的眼光來看,從這個企業數個年度的流動比率觀察其變動傾向與幅度,那這個比率也就更具有意義了。
3.企業之經營,常因業種的的差異與環境因素而受相當影響。從事財務分析的時候,除應注意其本身不同期間的演變外,尚須與業界的情形相互比較,方不致遺漏企業所受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究竟這些因素對企業之經營而言,祇可因應,不可逃避。
第 二 節 分析方法之種類
財務之分析方法、種類繁多,所以採行的分析工具更是不一而足。這裡特將常用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列於下:
1、比較分析:
比較分析是將前後期財務報表予以並列,並比較報表中相對科目的增減變化情形,以瞭解企業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等各科目消長情形,並分析變動原因。
2、趨勢分析:
所謂趨勢分析,是就連續數年度的財務報表,分析其個別科目之逐年成長率或以第一年或另選某一年份為基期,計算每一期間各項目對基期同一項目的趨勢百分比或指數,使成一系列具有比較性的百分比或指數,藉以顯示各期間上升或下降的變動趨勢。
3、結構分析:
此項分析方法,首先須在財務報表中選擇一項共同基數,例如資產負債表一般以資產總額訂為共同基數100%,損益表一般以銷貨淨額為共同基數100%,然後再分別計算各科目占共同基數的百分比,編成報表。藉此,資產負債表分析,可顯示各項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科目占資產總額的比重,藉以分析財務結構的分配情形。損益表分析,便可知道成本、費用、營業外收入、支出等,所占銷貨淨額之百分比。結構分析方法因著重於同一期間、同一報表的科目種類的分析,故屬於一種靜態分析。
4、比率分析:
比率為財務報表分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項分析工具。就財務報表分析的立場而言,所謂比率,係表示某一特定日或某一期間,各項目的關連性,並以百分率、比值或分數表示之,藉以簡化複雜的財務資訊,並獲得明確與清晰的概念。
第三 節 財務報表之種類及提供時機
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盈餘分配表及現金流量表。依財政部證管會的「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規定,凡公開發行公司 (含上市、上櫃及已公開發行但未上市、上櫃公司) 須於年度 (會計年度) 結束後四個月內公告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之年度財務報告,上市、上櫃公司另應於二個月內公告半年報、及一個月內公告第一季及第三季報告。因此,若採曆年制之上市、上櫃公司應於每年 4月30日前公告、申報上年度及當年第一季報告,於 8月31日前公告及申報當年上半年度報告,於10月31日前公告及申報當年第三季的財務報告。營建業的第一及第三季的報告得延遲15日公告,而航運業因行業特性,得免公告第一及第三季的報告。
因此,徵信人員可依上述之報表提供期限向已公開發行之客戶索取財務報表及報告,以為財務分析之依據。一般之中小企業大部份均無法依上述之期限提供財務報表,但依稅法之規定,所有公司最遲應於5月31日前申報並繳稅。所以,中小企業最遲也應於5月底前提出年度報表供銀行徵信人員參考。
綜合以上所述,徵信人員可索取以下之報表作為財務分析之依據:
(1)由客戶檢送經加蓋稅捐機關收件章(或附稅捐機關網路申報回執聯)之申報所得稅報表,或附聲明書之自編財務報表。
(2)由客戶提供經會計師財務簽証並附有短式查帳報告之財務報表(公開發行公司應徵提長式報告)。財政部已規定總授信歸戶金額達新台幣三仟萬元以上者,借款戶應提供會計師簽証之財務報表。但申請發行商業本票保證額度項目者,無論總授信金額是否達新台幣三仟萬元均須徵提財簽。
(3)提供本行定存單為十足擔保之授信案件,得酌情免向授信戶徵提會計師財務簽證,但仍應計入總授信歸戶金額中。
(4)當年度新設立之授信戶總授信金額達新台幣三仟萬元得以會計師驗資簽證及已附聲明書之自編財務報表代替。
(5)授信戶新年度會計師財務報表查核報告及關係企業三書表如未能於會計年度結束五個月內提出,遇有授信案展期、續約或增貸時得先依其提供之聲明書、暫結決算報表予以分析,但應徵提由會計師具名於撥貸日二個月內完成財務報表查核報告及關係企業三書表之承諾書;前述未能如期提供會計師財務報表查核報告及關係企業三書表;若屬新授信戶之授信案件,原則上不得適用,仍應依規徵提相關資料。
(6)國際金融業務分行之國際聯貸案件得視國際聯貸之特性,酌情索取相關資料以配合辦理徵信工作。
(7)依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92.5.2全授字第1200號函修正後條文第十八條條文所示,營業單位辦理簽約對保時應要求企業授信案件之借戶於約定書(03-068)第九條空白處載明「立約人應要求其受託查核會計師將財務報表查核報告副本送達聯徵中心」,並請借戶簽章確認,藉此督促客戶囑託其辦理財務簽證之會計師將財務報表查核報告副本送達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建檔。
第四 節 財務報表之徵信、窗飾及隱匿
經客戶提供財務資料後,徵信人員即須進行查証工作。財務分析正是要依據此等資料加以研討,而資料的本身如果不能公正地表示一個企業某一時日的財務狀況與在某一期間的經營成果,勢將導致錯誤的判斷,產生嚴重的後果。尤其國內的廠商,頗多未建立健全之會計制度,亦無坦誠公佈其真實財務內容的觀念,時可見者為一企業常為配合不同需要而提供不同的報表,令人無所適從。因此,徵信人員的查証工作為信用調查中重要的一環。茲將較易查証之科目簡述如下:
銀行存、借款:查詢客戶存款之銀行,核對帳號、往來情況及大約平均餘額或位數。查詢聯合徵信中心,比對貸款銀行明稱、額度及餘額。若有顯著差異,應電詢銀行查明原因。
銷貨:查証進銷項報稅資料及聯合徵信中心之進出口實績資料。
存貨:藉拜訪工廠時,索取工廠之存貨明細表並可概估現場之存貨量及價值是否與報表中之數字大約吻合。
固定資產:拜訪工廠時,可以概估機器及設備之數量及價值。
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瞭解其銷售條件、內外銷比率,可以推算其銷售數字。
財務資料經上述的查證工作後,是不是就可認為其已能真正代表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而作為分析的依據呢?當然,如果這些財務報表經過會計師查核簽證結果表示,足以公正表達企業的真實情況,自可據以分析。但如果簽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之查帳報告,或財務資料並未經會計師的查帳,徵信人員就應再作檢討,調整、驗證資料中某些不明確的事項,以供授信之決策。一般而言,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之報告已暗示該公司有潛在之財務危機,徵信人員應特別注意。
經查證後的財務資料之所以須要再檢討,那是因為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往往由於會計帳務處理的本身潛在著某些缺陷,而難予完全正確。例如:帳項的評價、某種帳務之處理有多種方式、或會計人員個人的判斷不一致等。
此外,企業也可能為配合不同的需要,在帳上故意予以窗飾或隱匿。最常見者,如企業為向銀行融通更多資金,而將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濫加偽飾,使其比實際的情形更為良好。相反的,如為逃避稅捐,特意隱匿其盈餘,促使其經營成果與財務情形比實際的內容更為低劣。
由於這個緣故,財務資料依有關規定查證後,尚須就其內容加以檢討,以探求其中是否另隱含著窗飾或隱匿之帳目。經檢討之後,即須予以調整,以期此等資料為實際經營所產生。財務資料之檢討與調整,已成為徵信工作一項重要的程序。
這裡就會計實務上,通常採行的窗飾方法與隱匿方法,歸納如下,以為檢討財務報表的方法:
(一)窗飾的方法:
(1)虛增收益同時虛增資產,如:
1.加計應屬於次期之銷貨額,虛增本期銷貨收入,同時虛增現金或應收款項等。
2.虛構銷貨,用以些增本期銷貨收入,同時些增現金或應收款項等資產。
3.虛增高估期末存貨,降低成本,使當期收益虛增。
4.虛增營業外收益(如:利息收入、投資收入、租金收入等),同時虛增資產類科目餘額。
(2)虛增收益同時虛減負債,如:
1.借入款作為銷貨收入或其他各收益科目處理。
2.暫收款作為銷貨收入處理。
3.預收款或預收工程款作銷貨收入處理。
(3)虛減費用同時虛增資產,如:
1.少計提或不計提備抵呆帳或備抵折舊,甚至已發生之呆帳不予列帳。
2.期末盤點存貨損失不予列帳,虛增資產存貨,虛減費用。
3.固定資產的經常保養修護費用,不以費用開支,改以資本支出處理。
4.營業費用或其他支出等(如:交際費、利息支出等費用)作為預付款、暫付款或遞延借項處理。
(4)虛減費用同時虛減負債,如:
將期末應付未付費用不加調整列帳等。
(5)其他尚有:
1.自應收款項扣除應付款項後之餘額,列記於應收款項,而貸方之應付款項不予列帳,以及
2.自應收款項中扣除持向銀行貼現之應收票據,而資產負債表貸方銀行借款科目內不予列入,亦不作其他註明。以上這兩個粉飾方法,係企業用來美化增強流動比率。
3.前後期所採用存貨評價方法或折舊、折耗的計提方法不一致,藉以虛增資產與收益。
(二)隱匿的方法:
(1)虛減收益同時虛減資產,如:
1.隱匿部份銷貨收入,虛減收益及現金、應收款項等。
2.已實現之收益如佣金收入、利息收入等,故意不入帳。
3.期末各項應計收益不予調整列帳。
(2)虛減收益同時虛增負債,如:
1.銷貨收入改以暫收款、預收款及借入款等負債科目處理。
2.各項收益以暫收款、預收款及借入款等列帳。
(3)虛增費用同時虛減資產,如:
1.多計提折舊或呆帳,加重成本支出並虛減資產。
2.低估或隱匿期末存貨,虛增成本。
3.資本性支出改以費用列入,使資產價值虛減及虛增費用。
4.將預付費用等遞延借項以當期費用列支。
5.虛增營業費用或其他費用支出。
(4)虛增費用同時虛增負債,如:
濫增或重複費用支出(如將下期應負擔費用提早於本期列支、佣金支出虛報、薪津支出重複等),同時貸方以應付費用處理等。
第 五 節 財務報表之調整
徵信人員依調查、徵信後,若發現客戶提供的財務報表中有上述之窗飾或隱匿的現象,或有會計科目歸類不符本行財務分析之原則者,徵信人員即應將其重新加以歸類,然後編製調整後的財務報表,以為銀行作財務分析之基礎。茲將一般常見需作調整之會計科目舉例如下:
一.流動資產:應將可於短期內變現的資產列入,普通以一年為區分標準。
(1)已質押之定期存款及指定用途之基金,如償債基金、建設基金等不應列入流動資產。
(2)應收款項:注意有無提列呆帳準備,已發生呆帳之債權應轉入損失;已發生問題之不良債權,應轉入催收款;應收帳款各戶中如有貸差,應轉入流動負債,不應與其他帳款互抵;又提出貼現之應收票據仍應列入應收票據中;而一年以上之長期應收帳款應自流動資產中轉出。
(3)銀行存款應以全額列入,透支或借款應列流動負債,不應以互抵後餘額列入。
(4)存貨為一彈性甚大之科目,同樣之存貨,可因其記帳價格計算基礎之不同而懸殊甚大,其計算之方法應予註明,以供研判其整個財務及業務之參考。蓋不論存貨價值高估抑低估,均將影響其財務實況之表現;此外存貨之數量亦宜注意,如存貨過多,不僅使資金呆滯,影響企業經營之靈活,且易營生變質陳舊、過時等情事,影響其盈虧;同時存貨亦為隱藏虧損之好手段,故對其內容及計算,應多加注意。
(5)預付款項中如有預付工程款及設備款等固定性質之預付款應轉出列入固定資產;預付費用可視情形列入,但以列入其他資產較為穩妥。
(6)暫付款可視其內容調整,如屬費用性質之暫付款或股東取用之款項不應列入,以列入其他資產為宜。
二.固定資產:固定資產之折舊應注意其是否依耐用年數按直線或定率遞減等方法按年提列,企業間有於虧損年度不提折舊,而俟有盈餘時再加提者,均將影響報表之真實性,分析時應加注意。
三.流動負債:列入流動負債應注意之項目:
(1)企業如有票據貼現之行為,而表上未列貼現票據科目者,應將貼現票額還原於應收票據,同時以貼現票據列入流動負債。
(2)公司債及長期借款應就一年內應償還部份轉列流動負債,但如償還期限已確定延展者可仍列於長期負債。
四.股東往來:報表中有股東墊款或往來科目者,若該企業係合夥或獨資組織,無論該科目為借差抑貸差,均應於淨值中增減;如為公司組織則屬負債,仍以列入流動負債較為穩當。股東往來應列入流動負債或長期負債自與業主資力無關,應以其往來性質為區別長期或流動之分野。
五.損益:
(1)外銷退稅:本年度應退稅金額如能在年終結帳時確定者,應由銷貨成本內減除,若不能確定者,則需視外銷業務情形而決定帳目之處理;外銷業務不多之企業,可作過期帳收入(營業外收入)處理,外銷業務不多之企業而每年相差數目不大者,可將上年度之退稅金額,在本年度銷貨成本內減除,相差數目較大者可以其他營業收入處理。
(2)貨物稅:應列入銷貨成本中,惟計算存貨週轉率時,其銷貨成本應不包括貨物稅,而計算毛利時則應將貨物稅列入銷貨成本。
(3)利息收入及支出:除金融業、證券業等得辦理融資業務者外,利息支出為營業外支出,利息收入為營業外收入應另立科目分別列示處理,不得列入管銷費用及營業收入,亦不得互抵。
六.或有負債:企業對外保證或背書等行為,若已登帳者,連同對轉科目,應予沖抵,並於財務報表下註記;若未登帳者,亦應查明並在財務報表下註明,以供對其整個財務研判之參考。
第六 節 會計師簽證報告之研讀
上述的查證及調整工作,一般會計師查核簽證時,均已依一般的查核程序辦理,而稅務報表則不。然而,會計師的素質或道德水準均不一,其所查核簽證報表的可信度亦不一。所以,對於經會計師簽證過的財務報表,徵信人員不可一視同仁,應對其報告的內容、水準加以區分。
會計師簽證的報告,一般包括五大部份:會計師簽證意見,財務報表 (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盈餘分配表及現金流量表),報告附註、科目明細及其他揭露事項。會計師簽證意見分為四種,即: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及無法表示意見。符合下列五個條件時,會計師才可出具無保留意見:會計師之查帳工作已遵照一般公認審計準則實施,未受任何限制,財務報表已遵照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編製,財務報表已於先後一致之基礎上編製,財務報表已作適當的揭露,及無影響財務報表之重大
未確定事件存在。若無法同時符合上述五條件時,而情節不太嚴重時,為保留意見;若違反第一到第三項,且情節重大者,出具“否定意見”;違反第四項或第五項,且情節重大時,會計師會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當徵信人員看到“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查帳報告時,就應警覺到該公司可能已有財務危機,授信風險極高。至於對“保留意見”的報告,徵信人員應詳細探討其原因,找出“弦外之音”,徵信人員應依調查的結果,調整財務報表。一般的“保留意見”簽註,有下列幾項:
更換會計師或初次簽證,致未參與上期存貨盤點。徵信人員應深究更換之原因。最壞的情形是前任會計師無法與公司溝通對特定事項處理不願“妥協”。此時,新會計師的報告的可靠性值得深究。對會計師之社會風評亦應一併研究。更換理由是否合理。
權益法之轉投資未依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五號中之“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準則”之規定辦理。一般較常見的狀況有三種,即:(i)對被投資公司持股超過百分之五十者,未於當年度按權益法認列投資損益(ii)採權益法評價之被投資公司,其財務報表已達須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標準,仍以未經會計師簽證之財務報表認列投資損益。上述標準為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一仟萬元以上者,或營業收入達四仟萬元以上者,及(iii)採權益法評價之被投資公司之存貨經其會計師簽發保留意見,致投資公司之會計師對該投資損益之認列持保留意見。
徵信人員應依被投資公司的營業規模,評估此保留意見可能產生的影響而決定是否調整該公司的財務報表。特別是目前台灣的母公司投資海外日益增多,海外子公司之盈虧多無法即時反映在公司的報表中。而某些母公司甚至有意隱藏某些信息。
會計原則變更。凡存貨估價、固定資產折舊、外幣兌換損益認列、營建業收入認列均有二種以上方式可供選擇,而惟一要求是前後一致,不得任意變更。若公司經常變更,極可能是有“窗飾”意圖,為達到某一目的之行為。因此,凡有此類保留意見,徵信人員宜注意其變更前後對財務報表之影響。
資產價值高估。譬如:應收帳款,特別是關係企業之應收帳款金額龐大,未提列壞帳準備;存貨中有市價低於成本者,而未列損失準備;或閒置資產之價值估價,會計師不認同者。徵信人員可研判後自行調整報表。
或有負債之風險估計。會計師對查帳當時,公司有法律訴訟,保證,背書等可能有實質上的損失估計應加以揭露。若金額影響可能龐大但目前無法估計,則會計師可能會簽具保留意見。徵信人員可就此估計金額,作保守估計,而加以調整報表。
依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及財務會計準則公報規定,與關係人之重大銷貨交易,應列示其價格,付款期限及其他有助於瞭解關係人交易對財務報表影響之有關資訊。以目前台灣企業轉投資風氣已成趨勢,政府亦鼓勵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因此,台灣企業,不論大、中、小,有的以股東個人資金、名義,有的以投資海外稅務天堂成立子公司,再轉投資第三地。針對以上所述的關係人交易及轉投資,政府法令上亦規定會計師應於報告中揭露,也規定上市公司應於公開發行公開說明書中交待明白。因此徵信人員對公司資產負債表中有長期投資科目者,或有關係人交易者,均應特別注意仔細探討簽證報告中關係人交易欄及長期投資欄附註。若長期投資金額不大,或關係人交易不多,則忽略此揭露附註,對分析該公司財務報表結果大概還不會造成嚴重偏差;但,一旦公司有30%以上的資產押在轉投資公司上,或關係人交易有超過30%以上時,就不容忽視以上分析了。
綜上所述,會計師查核簽證報告之意見書及附註欄之內容,徵信人員仔細研讀,研究其中“弦外之音”,或可提早發覺警訊而避免授信損失。
第 七 節 財務結構分析
企業之財務結構就如同人的身體一般必須要有健全的體質,才能抵抗周圍環境的衝擊,並經得起考驗。本項分析是根據企業各項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科目總資產或股東權益的比重,進行分析與觀察,故為評估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或長期安全性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分析時,應注意資產重估及以債做股等對負債比率變化的影響。負債比高時,應考慮該企業是否有現金增資計劃及現金基礎之營業淨利是否足以支應利息支出等。
一、股東權益比率:(股東權益/總資產)
此一比率為測定資本淨值之多寡,淨值比率愈高,顯示其自有資金愈充足,其資本結構愈健全,一般標準達50%以上者為健全,30%以上者為正常。
二、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
此比率係測驗企業是否負債過度,比率愈低,就表示借入資金愈少,而資本結構愈優;如失之過高,顯示其財務基礎有欠穩固,將影響其長期償債能力;此比率以低於百分之百為佳。
三、固定比率:(固定資產/股東權益)
此項比率是測驗企業之固定資產是否過度擴充,亦即有無過份膨脹之現象,因企業資金如過度投置固定資產,將發生週轉資金缺乏之後果,通常此項比率以低於100%為適宜。
四、固定長期適合率:(長期投資+固定資產/長期負債+股東權益)此比率係用以測度資本性支出之資金,是否由長期資金所支應,以低於100%為安全,若少於100%時,不但對長期債權人之安全保障愈強,且企業之財務亦愈健全。
第 八 節 償債能力分析
短期償債能力的高低是企業體質健全與否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是針對企業的現金與短期內可以變現的各項資產,以及短期內必須償還的各種負債進行評估。短期授信案件,應著重公司之流動性及償債能力分析。作該等分析,不應只看到表面的簡單比率值,而是要掌握其相關流動資產的變現能力。由於應收帳款及存貨為流動資產的主要科目,是否能掌握應收款項的帳齡分布及存貨中原料、在製品、製成品的分佈,為是否真正瞭解該公司流動性及償債能力的關鍵。
一、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此比率用以測定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之強弱,亦即表示每一元短期負債可有若干元流動資產以供清償;此比率愈高短期償債能力愈強,在理論上,一般認為流動比率維持在200%以上,方合穩健原則之要求;惟就我國企業現況,若超過100%以上,即屬正常。
二、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或稱酸性測驗比率,速動資產係指現金、銀行存款及變現性較速之有價證券、短期投資、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等。此比率乃測驗企業清償短期負債之能力,亦即每一元短期負債,有若干元變現資產可供清償,理論上以100%為適宜,愈大愈佳;惟就我國企業現況,能維持50%以上即屬正常。
第 九 節 經營效能分析
經營能力是企業創造利潤的基礎。經營能力之強弱直接影響企業創造收益的成果。各項資產的週轉率便是測定經營效能的最重要指標。
一、存貨週轉率/存貨週轉天數:
(營業成本/存貨或365÷存貨週轉率)
表示存貨週轉之次數與週轉天期之長短,週轉次數較多或週轉天期較短者,則銷售能力較強而經營能力亦較佳,反之則表示產品有滯銷現象,宜深入探討存貨之組成內容,是否有退貨、過期貨或報廢之原料或成品在內。然,對此比率之應用,亦應作相對評估,蓋比率高或天期短者固顯示存貨週轉快,存貨管制佳,但亦有可能反映存貨過低時,造成停工待料或喪失銷售機會,或表示資金短絀,無法堆積適當存貨。
二、應收款項週轉率/應收款項週轉天數:
(營業收入/應收款項或365÷應收款項週轉率)
應收款項由銷貨產生,其週轉率愈大或週轉天數愈短,表示收款能力愈高,當有利於資金之調度。若週轉率慢,宜探討是否有逾期帳或市場競爭情況惡化。
三、固定資產週轉率:(營業收入/固定資產)
係測定固定資產之生產力與營業收入是否恰當,並間接測知固定設備是否有閒置現象,此比率愈高愈佳。
四、總資產週轉率:(營業收入/資產總額)
此週轉率愈高,表示運用資產所產生之經營能力愈強,反之則表示運用資產之能力欠佳。
五、股東權益週轉率:(營業收入/股東權益)
係用以測知自有資本之營業活動能力,次數愈多愈佳,即表示經營者對自有資本運用之效率高;惟若在虧本傾銷之情況下則另當別論。
第 十 節 獲利能力分析
企業賴以生存及持續發展之關鍵在於其獲利能力之高低。運用適宜之財務比率分析,可以明瞭企業所投入資本與從事營業活動所得利潤之關聯,進而瞭解其獲利能力高低之原因。在分析獲利能力時,應注意營業收入的認列辦法及穩定性,關係企業間銷貨所占百分比、是否有削價競爭的情況、本業是否獲利及其穩定性、營業外收支之內容及利息費用是否過大等

一、營業成本比率:(營業成本/營業收入)
表示每一元銷貨所支付成本之百分比,營業成本比率高,則營業毛利就低,獲利能力就愈小;反之,營業成本比率低,獲利能力愈強。
二、管銷費用比率:(管銷費用/營業收入)
經營企業要想獲得優厚之營業利業,就必須嚴格控制管銷費用,費用開支愈少,獲利之營業利益愈高;反之管銷費用之開支愈大,則獲利愈少;就一般情況而言,此比率愈低愈好。
三、財務費用比率:(財務費用/營業收入)
此比率用以測定財務之負擔;財務負擔重,則獲利能力低;財務負擔輕,則獲利能力高;因此該比率以愈低愈好。
四、淨利率:(稅前損益/營業收入)
乃測定獲利能力之高低,不宜單憑淨利金額之大小,而評定其獲利能力,應與營業收入相比較,故此比率愈高愈佳。在分析此比率時,宜注意分析其本業之淨利率及營業外收益所占之比重。獲利之來源宜以本業為佳。若營業外之收益所占比率過高時,應分析其穩定性。
五、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前損益/股東權益)
投資之目的,在於獲利。而投資報酬之大小,應視稅前損益與股東權益兩者之關係,方可判定其經營之成效。若每元股東權益所獲利益愈高,表示企業之營運成效良好,故此比率以愈高愈佳。
六、總資產報酬率:(稅前損益/資產總額)
每元總資產能產生若干元之損益,可以表示企業對資產總額之運用成效,此比率以愈大愈好。其報酬率之大小,取決於總資產週轉率之快慢與純益率之高低。故欲檢討總資產之報酬率,可從此兩個角度進一步觀察,深入探究其原因。茲將影響此報酬率高低之因素列表如後以
供參考:
銷貨單價降低 (含銷貨折讓增加)
銷貨額降低
銷貨數量減少 (含銷貨退回增加)
純益率 用人費增加
(銷貨利益) 折舊費用增加-設備投資過大
固定費增加 借款增加
利息支出增加
成本提高 利率提高
(銷貨成本、營業費用、 各項經營費用增加-生產額減少
利息支出及其他支出) 購入單價增加
原材料費增加
變動費增加 損耗率增加
各項經費增加
總資產報酬率
(降低因素) 固定資產增加-過大投資-閒置
銷售條件惡化
應收款項增加
發生呆帳
進貨過剩
總資產週轉率 原材料增加
進貨管理不善
工程進行不均衡 - 單獨生產部門

流動資產增加 半製品增加
日程安排計劃不妥當-各生產部門之聯繫
不良製品退回增加
存貨管理不善
製成品增加
產銷不均衡
不能配合消費需要
第十一節 成長性分析
根據企業最近三年之財務報表,就其營業收入、損益、資本及股東權益方面計算其增減情況,用以評估該企業是在成長或衰退中。其間尤應注意其營業收入、損益及資本三者之間彼此的關係。此三者在正常情形下,理應維持合理之成長率,否則尚應再進一步追尋其中之原委。此三項成長率,可分別以前一年數額作基期計算其環比率指數,以該指數觀察,比較增減情形。分析此比率時,應與產業及經濟之循環階段比較分析,亦應比較同業之增減情況以評估其原因。
第 十二 節 現金流量分析
會計上所謂現金流量,係顯示現金之流進與流出所形成現金變動之結果。現金之定義乃指現金或約當現金之項目(如銀行存款和有價證券)。具體而言,現金係最具流動性之資產,為企業解除債務最直接有效的憑藉;同時也是企業經營之安全指標和財務動態樞紐。
一般之比較財務報表,只是對過去某一期間內所作的靜態分析,而現金流量表則係針對一企業在一定期間內所作的動態分析。若只分析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時,使用者時常會發生一個疑問:為什麼公司營收、利益皆大幅成長,卻還須大筆對外借款或辦理現金增資,資金永遠不夠用?或,為什麼公司已虧損數年,還不曾聽說財務調度有什麼困難,甚至淨現金仍在增加?對於這類損益變動與資金鬆緊程度不一致的情況,就需現金流量表解釋了。一般而言,現金流量分析表可以提供以下資訊:
1.整個會計期間在本業營運上所獲得之現金有多少?
2.非本業營運上所獲得之現金有多少?有那些來源?其來源是否妥當?
3.企業所獲得之現金用於何處?是否適當與必要?
4.現金有過多閒置現象否?抑或短少不足?
5.是否有足夠能力分配現金股利?
綜合言之,藉此分析表可瞭解此企業平日經營中所產生之現金淨額,能否滿足此段時間內非營業現金運用之需要,如有短絀,則短絀之數,必需仰賴借債、出售資產或減少現金存量來彌補;如有剩餘,則查看其支出之項目為何。簡言之,此項分析,可評估企業對舉債之需要及其償債能力。
第 十三 節 預估財務資料之分析
依財政部規定企業在各金融機構授信總額(包括歸戶及申請金額)達新台幣貳億元以上者,均需編製現金收支預估表及營運計劃。而證管會亦規定所有上市公司於1997年之後均須於年初公佈其當年之預估財務報表。
現行銀行之徵信調查,多以企業歷史的資料與目前的現狀,作為分析的重點。對於企業未來之展望,往往僅依徵信人員個別就其分析所得的結果作一膚淺的研判。但是銀行授信債權之確保,卻在於企業未來的發展,企業現在之信用狀況也許非常良好,但是現在終究不能保證未來。銀行徵信調查實有必要將調查之期限從現在延伸至未來,徵取預估之財務資料,分析與檢討企業未來可能發展之方向,乃為銀行徵信工作勢所必然的趨勢。
以企業之經營而言,為使企業能在現在經常變動的環境中屹立不移,並且還能繼續成長,亦有必要審慎策訂其營運之目標,並有系統地研擬各項計劃,作為經營活動的依歸。大凡組織健全、管理嚴謹之企業,均依時間之長短訂有一定的策略計劃,中程計劃與細部之作業計劃。而這些計劃,除策略計劃屬高階層管理部門,對企業經營之價值觀念與管理哲學之體認,未能以數字表現外,中程計劃與細部作業計劃,均有隨伴而來之各項預估的財務資料。銀行徵信調查,即可依其提供之此等預估財務數字,分析其未來之遠景與計劃完成之可能性。
銀行對企業所編製短程細部作業計劃之徵信調查,主要在於研討企業一定期限(通常為一年)之營運計劃、預估之現金流量、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等。茲將此要點之分析重點略述如下:
營運計劃是企業預計未來一個年度,各月間各項產品的生產量、內外銷量值與年/月終盤存量之綜合計劃。由這個計劃可以看出企業這一年度及各月間預計產量、內外銷數量與金額、及各月與年終的盤存量。並且亦可依此預估之數量,配合收款條件,計算各月間銷貨收現之金額,依進貨條件,瞭解付款情形及資金調度,以為編列各月之現金收支預估表。
檢討此表時,首應注意其生產計劃,包括各產品間預計生產的比重,及其擬訂此一比重之背景與市況,而此一生產計劃與最高生產量是否均衡等。最高產能之發揮,除機器設備之性能須配合衡量外,尚須研討其他關聯之條件,諸如作業員缺工率、生產時數、電力供應有無限制等。其次,應再考慮此一生產計劃與銷售計劃之間是否相互銜接,如果銷售預計數量遠低於生產數量,則生產過剩之產品,不但積壓鉅額之製造成本,尚還增加倉儲管理費用,甚至使產品過時、陳舊而終至血本無歸。銷售預計之檢討,應就銷售量與單價之估列,相互對照研究,其單價之估列是否為市場胃納之水準尤應注意。蓋企業往往抱持過份樂觀的看法,高估售價,未來之市場供需如果不如理想,則產銷間劇烈之調整,可能徒增企業之困擾。產銷預計研擬後,年/月終之盤存自可算出。
營運計劃經研判合理可行後,即可以此計劃預估現金收支及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等。預估企業現金之流量,其來源除可從營運計劃銷售量值之預計,及原有之應收票據與應收帳款,配合收現條件逐月核算外,尚須計算其他來源之收入,將銷貨收入與其他收入合計,即構成企業現金收入之總來源。而其現金之運用,則須再就購料支出、直接人工、製造費用、管銷費用、財務支出、及其他支出等項,分別核算各月份發生之金額並合計之。
此外,應就有關項目追蹤其編列之假設以及其計算之根據是否合理。預估之資料,部份可從詳細編列的明細表,以其內容查看來龍去脈,例如購料支出,可從直接原料預估表分析其各月付現之數額計算出來;直接人工,亦可由直接人工預估表查究其預估之基準;財務支出,則可依實際貸款金額與利率計算。但亦有部份難予詳細列舉明細,如製造費用、管銷費用等,祇可依過去的資料,按其構成內容預估之,這一部份即須注意其計算所依據之基礎是否有意歪曲。至於其他收入,如出售有價證券,處分固定資產、投資其他事業之收回....等,以及其他支出,如支出保證金、員工借支、股息之發放......等,須明查其內容,尤其數額較鉅之項目,更應查究其發生之原因。因為其他收支純屬企業所片面編列之部份,企業很容易在這裡粉飾或隱匿,徵信人員應特別注意。
至此,企業在預估年度中各月份之現金收支已能一覽無遺,而企業即可依其溢絀研擬資金調度之方案,例如資金寬裕之月份,即可用以償還借款,而不足之月份亦可預謀獲取資金之途徑。此表對企業資金之調撥與週轉甚為有用。而銀行審理授信案件,更可作為准駁之重要參考,徵信人員亦可據以配合該企業提供預計銀行借款增加及減少之明細,檢討其資金之流量。
預估之現金收支經上項程序分析,已甚清楚,徵信人員尚須評估企業未來之財務狀況,這就須以企業提供之預估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檢討之。而檢討此等財務報表之前,須先從其編製之過程加以瞭解,以確認這些財務資料的可靠性(如同前面介紹企業提供之財務資料,須先經查證與檢討,方足以作為分析之依據)。預估損益表之編製,須注意其銷貨收入、本期進料與直接人工之計算等,是否與營運計劃之銷售預計與生產計劃相互配合。尤其是直接原料與直接人工預估之基準是否合理,徵信人員須對採購之單價、進口關稅、作業員平均薪資、用人數等逐項研討。至如製造費用、營業外收支等之預估基礎為何,亦須注意其計算過程。而預估資產負債表,可從現金收支之預估、銷貨收現明細、購料付現明細、預計借款增減明細、營運計劃、預估損益表等有關科目之數
額編列之。
預估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亦須以以上所介紹之財務分析的方法與工具,分別分析預估年度之成長性、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經營效率與獲利能力。由於預估資料,係屬未來的一種預測,徵信人員雖可從企業編列詳細之各項作業計劃作一概括性之推測,其間終究包括甚多人為的判斷,客觀上自不如已成事實之財務資料的可靠。故分析時,須注意其可能的差異,將重點放在一般性解說。
至於企業中程計劃下之財務資料,徵信人員亦應予以檢討,以配合銀行中長期授信案件審理之需要。中程計劃涵蓋之期間,因企業特性之不同而長短不一。由此等計劃所編列數年度之財務報表,主要包括預估之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現金流量表等。徵信人員分析此等資料時,主要在檢討其編製之過程是否有切合之理論根據,及依此資料研判其未來之財務狀況、經營成績之趨向,及現金流量之預測等。
此中長期財務報表之編製要領,與短程預估財務資料之編製程序不盡相同。蓋其期間延續至未來數年,難如短程之預估資料可依產銷預計編製之詳細營運計劃,而就有關項目分別檢討其細節。一般編製之方式,可採用統計學時間數列之分析技術,就該企業過去之資料,計算各有關科目未來之長期趨勢值。經由過去資料估計未來之趨勢的各種報表,分析之時即須檢討其假定之方程式是屬何種類型之曲線,該曲線是否切合實況,同時其所引用之資料,所包含之期間是否能消除大部份的週期變動、循環變動與不規則變動。而由此方程式估計之數值,企業是否配合其將採取影響較鉅之措施而作適當之修正,其修正後的情形又將如何,凡此種種徵信人員均須一一研討。
連續數年之預估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編列後,即可以此等資料編製預估現金之流量,惟此預估現金之流量,企業以前如均已編製有關之現金流量表,亦可以該等資料配合上面所述預測之技術逕行估算。
有關之預估財務報表編妥後,徵信人員即可依本章介紹之財務分析的方法與技術予以分析。但應注意此等資料延續之時間更長,其差異自亦更大,在分析之技術上,徵信人員尤應側重在一般趨勢之嬗變,以瞭解企業未來較長期間之財務情形的變動,經營成績的傾向以及現金流量之趨勢。
第 十四 節 財務分析之綜合研判
前面已分別介紹財務分析的各種方法及一般採用的財務比率,這些方法或比率,只可說是分析的工具,而財務分析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工具靈活有效運用。終究分析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對企業的財務情形作整體的判斷,以評估其信用狀況。這裡繼續介紹分析時如何綜合研判,以及應注意之事項。
一、各種分析方法與財務比率應綜合應用:
企業任何事項之發生,都是由各種因素交織而成,如果祇以某種比率予以探討,往往難窺其全貌。多重研討,不但能相互校正分析方法或比率可能隱藏的缺失,尤能深入瞭解某事項發生的來龍去脈。上面介紹財務比率時,雖為分析方便計概分五大要項,分別代表企業的各種狀況,事實上,這五大要項都是相互關聯,彼此均受其他要項的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是整體的作為,而非單一的行動,同時也須所有的經營活動配合適當,才可望發揮更佳的效能。因此,分析之時不可僅就該項目有關的比率予以檢討,尚須考慮其他要項所介紹之相關的比率。例如檢討固定資產週轉率偏低的原因,除應注意是否營業收入淨額減少外,尚須一併觀察固定比率是否偏高,蓋固定資產投資過鉅,也是促使其週轉率減緩的原因之一。而固定比率偏高與否,還有待自有資本佔總資本之比率加以印證。
二、應與經營實況相互連結:
往往有徵信人員認為:財務分析就是有關比率的一種解釋,而這種解釋往往又是片面的、主觀的、絕對的。財務資料之分析,主要的不是比率的解說,而是要探究其造成此項比率的背景,將企業經營之實況予以連結,分析的結果才有價值可言。舉一個例子來說:某企業的固定比率如果偏高,分析的時候就不應僅以資產固定化的觀點來研討,尚須進一步瞭解固定比率增加的原因,是由於自有資本(淨值)已過份偏低呢?還是企業正進行某項擴廠計劃。如果是後者的話,建廠初期投入之固定資產尚未發揮效能,如此固定比率偏高也是理所當然的,在這種情形下,所應注意的已不是固定資產之投資有無過鉅的傾向,而是須要檢討其資金籌措來源以及擴廠計劃的必要性與將來性了。
三、應同時考慮環境因素與管理措施:
在瞭解企業經營實況之前,應先檢討環境因素與其管理措施。環境因素屬於外在的影響力,諸如經濟景氣的變化、該業產業的動態等,此等因素對企業的經營均將產生莫大影響。管理措施則屬於企業內部的經營作為,有效的經營管理,不僅能克服外在環境的衝擊,更能因勢利導,掌握有利的經營環境,為一企業能否繼續生存、繼續成長的重要關鍵。此在分析企業之成長情形與獲利能力等,尤應注意究為外在因素所造成的?還是由於企業本身的努力所開創。
四、優劣併陳,客觀公正表達:
以財務資料研判企業財務狀況的各個層面時,徵信人員尚須注意一點:任何企業的財務內容都是互有優劣,很少有一個企業完全合乎理想,而一無是處的企業也不多見。也許某企業的成長性不錯,但其財務結構欠佳,也可能其經營效率不盡理想,而獲利情形卻比以前還要好。分析者,切勿以偏蓋全,或在分析之前就先塗上某種色彩。不夠理想的地方,理應適當表示,可取之處,也不可遺漏。以客觀的立場公正表達,為財務分析重要的一個觀念。


財 務 比 率 分 析 表
單位:%





年同
業平均比率

1 股東權益/總資產





2 負債總額/股東權益





3 固定資產/股東權益





4 固定長期適合率








1 流動比率
2 速動比率















1存貨週轉率 (次)
2存貨週轉天數 (天)
3應收款項週轉率 (次)
4應收款項週轉天數(天)
5固定資產週轉率 (次)
6總資產週轉率 (次)




7股東權益週轉率 (次)





1營業成本/營業收入





2管銷費用/營業收入





3財務費用/營業收入





4稅前損益/營業收入





5稅前損益/股東權益





6稅前損益/總資產








1營業收入成長率
2損益成長率
3資本成長率




4股東權益成長率




註:固定長期適合率=(長期投資+固定資產)/(長期負債+股東權益)。
同業平均比率係採自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編印「台灣地區行業平均財務
比率」。( 業)
其中暫結報表與年度報表比較時,在計算存貨週轉率、應收款項週轉率、固定
資產週轉率、總資產週轉率、股東權益週轉率、營業收入成長率及損益成長率
等率時,暫結數字應年度化後比較之。


公司
現金流量預估表(間接法) 單位:新台幣千元
年度
項目





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





本期稅後淨利(損)





調整項目:





折舊及攤銷





應收款項(增加)減少





存貨(增加)減少





其他流動資產(增加)減少





應付款項(增加)減少





其他流動負債(增加)減少











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出)





投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短期投資(增加)減少





長期投資增加





長期投資減少





購置固定資產





出售固定資產











投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出)





融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股東往來增加(減少)





短期借款增加(減少)





長期借款增加(減少)





現金增資





購置庫藏股票增加(減少)





發放現金股利











融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出)





本期現金及約當現金增加數(減少數)





期初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





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





負責人 主辦會計 製表

公司
現金流量預估表(直接法) 單位:新台幣千元
年度
項目





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





現銷及應收帳款收現





股利收現





進貨付現





營業費用付現





利息收入





利息費用付現





所得稅付現











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出):





投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短期投資(增加)減少





長期投資增加





長期投資減少





購置固定資產





出售固定資產











投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出)





融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股東往來增加(減少)





短期借款增加(減少)





增貸長期借款





償還長期借款





現金增資





購置庫藏股票增加(減少)





發放現金股利











融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入(出)





本期現金及約當現金增加數(減少數)





期初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





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





負責人 主辦會計 製表

年 月至 年 月 公 司 現 金 收 支 預 估 表
單位:新台幣千元
月 份
項 目












1.上月結存












銷貨收入












其他收入












2.本月收入合計












購料支出












製造費用












直接人工












管銷費用












財務支出












其他支出












3.本月支出合計












4.收支相抵加上月結存
(4=1+2-3)












5.






調

A銀行借款

B民間借款

C股東往來
增 加
減 少
增 加
減 少
增 加
減 少












D現 金 增 資












度 E












6.本月結存(6=4±5)













第 十五 節 會計師簽證報告使用限制

鑑於會計師素質水準不一,其執行業務受懲戒者時有所聞,對於受懲戒之會計師所簽發之財務報表查核報告應審慎評估與採用,以提高查核報告之品質,對於會計師受懲戒警告或申誡者,其簽發之財務報表查核報告自懲戒日起三年內如擬予採用,應註明採用原因並審慎評估。受懲戒停止執行業務者,其簽發之財務報表查核報告自懲戒日起五年內不予採用。受懲戒除名者其簽發之財務報表查核報告自懲戒日起不予採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