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新興經濟體:“金磚四國”vs“展望五國”

新興經濟體:“金磚四國”vs“展望五國”

  2003年,高盛公司提出了一個“金磚四國”(BRICS)的概念,指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四國正成為最具潛力的經濟增長國。最近,日本《經濟學人》週刊提出了一個“展望五國(VISTA)”的概念,“VISTA”是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五國英文名稱首個字母的組合,該詞在英文中有“展望”之意。“展望五國”被稱作“金磚四國”之後的經濟新秀。“BRICS”和“VISTA”兩個詞頗能反映當今世界經濟出現的新變化、新特點,因而引起普遍的關注和認可。

  據統計,新興國家GDP佔全球GDP的比重已從1990年的39.7%躍升至2006年的48%,全球經濟版圖已發生相當的變化。新興國家中,“金磚四國”和“展望五國”又屬佼佼者。“金磚四國”2006年的經濟增長率平均達到8.3%,遠高於世界平均水準,“展望五國”近年的經濟增長也不遑多讓。

  文章認為,以下5個條件是判斷哪些國家屬於有潛力新興國家的重要依據:豐富的自然資源;年輕勞動力呈增加趨勢;積極引進外資;政治穩定;具有購買力的中產階級在崛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產階級的崛起。綜觀“金磚四國”和“展望五國”的情況,大體具備全部或其中的四項條件。

  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經濟要素的流動性大大加強,出現了某種“溢流”效應,資金、技術等經濟要素尋找低成本、高增長的實現場所。一些發展中國家恰恰具備了必要的社會、文化或資源條件,從而成為接納全球產業轉移的合適場所。與此同時,這些國家內部也出現了社會生產和社會需求的良性互動,經濟獲得了內在動力,開始了增長的迴圈。

  從上述國家的情況看,“金磚四國”均是人口、幅員大國,“展望五國”也是較大的國家。這些國家進入經濟快速發展軌道,對世界經濟版圖會有格局性影響。不過,上述國家還有一個特點,它們都不屬於西方文化圈,或不屬於西方文化圈的中心地區,從而形成了工業化進程以來世界文化的大變局,可能會促進世界政治多極、文化多元的演進。

  從發展模式上看,上述國家大體採用了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模式,和以前的亞洲“四小龍”和東南亞國家類似,反映了這種模式在發展中國家的普遍適用性。這一模式與早期西方國家的“完全自由市場經濟”有別,具有更強的“他組織”色彩。在這些國家中,只有依據自身的歷史文化條件較好地完成社會組織的重建,才可能有效地推進經濟組織的建設。

  當前,新興經濟體在製造業上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但在高端產業和金融業上仍處弱勢,內在機制也還有待健全完善。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就一度中止了一些東南亞國家的發展勢頭。當前,也有人質疑新興國家承受經濟危機的能力,這的確是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大挑戰。但從總的趨勢看,即使出現了危機、中斷或曲折,新興國家的發展勢頭也是擋不住的。這也是讓世界更趨均衡,讓人類共用更好的發展。

沒有留言: